註: 這是媽住院前一天,在六十五歲生日時拍的照片。媽媽,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再拍張像這樣快樂的照片?
整整住院十天,媽媽在小年夜這天中午終於出院了。
眼看農曆新年就要到了,家裡沒認真打掃也沒備齊年貨,但我們還是輕鬆以待,總覺得反正媽媽出院就好,過年的規矩也不必要求太多,簡簡單單就好。
按家裡慣例,除夕這天從佛堂神明、祖先、地基主還有拜門口,而且還得回鄉下老家祭祖,要準備的三牲祭禮已經讓我們夠忙,加上媽媽的眼睛仍然處於複視狀態,怕她跌倒摔著,時時有人得陪著,全家簡直一團亂。
一邊手持鍋鏟煮這滷那,一邊又要和媽媽連線,請示祭拜和供品準備的方式,要擺幾份碗筷,要不要倒茶還是用養樂多代替,紙錢要買哪種,買多少……我一邊忙一邊問,不小心又搞混了,只好急急找出紙筆紀錄,重頭再來一次,最後媽媽大概也累了,只淡淡的丟了句 :
「上香時就說我生病了,今年過年簡單點,包容一下吧。」
也是。向來都是媽媽在準備這些禮俗瑣事,我頂多只是在旁邊端菜洗碗,不太在意這些的,如今要得獨自上場,當然手忙腳亂。
終於拜完所有該拜的神明和祖先,已經是下午三點,接下來要準備年夜飯。做飯對我來說不算困難,但此時我已經累到完全沒有胃口,煮什麼好像也提不起勁,於是弄個火鍋,把祭祀後的供品略略處理就上桌。
年夜飯,全家要團圓吃飯,這是不用說也知道的家規之一,除了妹妹帶著牛小妹回婆家過年,其餘的家人一個也沒少。以往無論發生什麼事,我們家的年夜飯一直都是氣氛極好,至少是和樂融融地吃完一餐,但今年真的不一樣。
我們都知道勉強坐上餐桌前的媽媽其實很不舒服,她什麼都吃不下,甚至已經到了用手撐著臉頰,出神呆坐的程度。餐桌上越來越沉默,火鍋熱湯滾的厲害,卻沒有人急著搶,大家只是默默地,隨便往鍋裡撈著,一盤又一盤的菜色也只是翻攪幾下就沒再動過,甚至才剛過二十分鐘,媽媽已經撐不住,有氣無力地說想去沙發躺著。
沒有媽媽的年夜飯,還有什麼意思?熱騰騰的湯仍然滾著,感覺那些蒸氣全跑到我的眼裡,變成酸澀的氤氳。
出院後的媽媽,全身水腫和無力的現象並沒有好轉,醫生加重類固醇的用量,但我看不到明顯的效果,只知道媽媽好疲倦,走路要人扶著,連端杯水都會無力而發抖。
媽媽到底怎麼了?還會這樣多久?最後會變成怎樣?究竟會不會好起來?
我有很多的疑問和恐懼,甚至在洗碗的時候,已經忍不住偷偷哭過一回。但還是得裝做若無其事,飯後看電視、發紅包、玩排七接龍時,我還笑得特別大聲。
但沒用,媽媽就是感覺非常不舒服,她自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只能用『無力』、『很累』這樣虛渺的形容詞回答,我們面面相覬,只能繼續想辦法炒氣氛,還不到八點,媽媽已經決定要上樓回房休息。
弟弟們小心扶著媽媽上樓再回來後,客廳變的很安靜,沒有人有興致繼續玩牌,電視節目很難笑,我們只是各懷心事地坐在沙發上,吃著說不上好不好吃的零食,勉強打發時間。
這是我遇過,最沉默的年夜飯。
更多的紀錄在這裡:
★ 這只是個開始 → 請按我
★ 驚異之夜 → 請按我
★ 這不是我阿嬤! → 請按我
★ 沉默的年夜飯 → 請按我
★ 虎年的新年禮物 → 請按我
★ 那兩顆該死的軟便劑 → 請按我
★ 雙人病房裡的同樂會 → 請按我
★ 牛肉戰爭 → 請按我
★ 病危通知單 → 請按我
★ 千分之ㄧ的幸運 → 請按我
★ 等我好了,我一定要…… → 請按我
★ 關於醫事效率這件事 → 請按我
★ 迴光返照......???
★ 媽媽,這裡是醫院,不是我們的家!!
★ 壞事萬萬靈,我的烏鴉嘴!
★ 千金難買早知道
★ 是誰的眼淚在飛
★ 別怕、我有抱住妳!
★ 半夜的鈴聲
★ 艷秋來了
★ 原罪,左腳
★ 離開,也未必是好事
★ 守著心跳和呼吸,守著妳
★ Fight with……God?
★ 曙光
★ 好久不見
★ 踏上漫漫長路
★ 鼻胃管的愛恨情仇
★ 說折磨,太沉重